阳谷县遇赏祁之问林上庵却寄

赏生遇阳谷,为述君高迹。卖田结茅宇,乃在寒山东。

设榻傍修竹,避人入深松。老僧语夜月,瘦鹤舞秋风。

有酒能独饮,旧侣常不同。即与同饮者,道人浮海翁。

书翻老庄子,作诗弗求工。齿豁发尚黑,食少肌犹丰。

体气虽强健,颐养复有功。是为隐君子,悟道彻始终。

我复世情深,乘亢不自封。去家十余里,偃蹇江海中。

知君笃念我,恨我不能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阳谷县遇到一位叫赏祁的朋友,听他讲述另一位隐士(君)的故事。全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的隐士形象,传递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隐士的生活很特别:
1. 他卖掉田地,在寒山东面盖了茅草屋,住处周围有修竹和松树,环境清幽
2. 他的生活充满诗意:晚上和老僧赏月,看瘦鹤在秋风中起舞
3. 他喜欢独饮,偶尔与道士、老翁同饮,读老庄哲学,写诗不求工整
4. 虽然年纪大了(牙齿脱落),但头发还黑,吃得少却身体健壮,懂得养生之道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矛盾:
- 羡慕隐士悟透人生、超然物外的生活
- 但承认自己仍被世俗情感牵绊,无法像隐士那样彻底隐居
- 虽然离家只有十几里,却感觉像困在江海中般不自由

最后两句特别动人:知道这位隐士朋友一直惦记着自己,但很遗憾自己无法追随他这样的生活方式。整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两种人生态度的碰撞,让读者感受到隐居生活的魅力,也理解普通人对世俗的难以割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