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莎鸡振羽

天生群动应,不独女郎丝。
微细关人意,迁流赴尔时。
三秋催转急,六月振先知。
暑憩花阴值,宵行草露疑。
是声增索莫,何事每凄其。
为忆豳风句,沈吟星汉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叫"莎鸡"的小昆虫(可能是蟋蟀或纺织娘),通过它的鸣叫展现季节变迁和人生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
1. 前四句说莎鸡的鸣叫是大自然的信号,不只是为了吸引异性("女郎丝"),它的声音微小却牵动人心,随着季节准时出现。
2.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三秋(深秋)时叫声急促,早在六月就能预知秋意;白天在花荫下休息,夜晚沾着露水在草丛鸣叫,声音飘忽不定。
3. 后四句由虫鸣引发感慨:这声音让人感到孤独凄凉,诗人联想到《诗经·豳风》里描写蟋蟀的诗句,在星空下陷入沉思。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
- 观察细致:准确捕捉昆虫的昼夜活动规律
- 以小见大:通过虫鸣写季节变化和人生感悟
- 善用典故:引用《诗经》加深意境
- 情景交融:虫声与愁思相互映衬

诗人借莎鸡的鸣叫,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虫声成了连接自然与心灵的桥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