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石屏诗后再赋六言

蜡屐枝筇穿峤,蓑衣一笛横江。
试向屏风一揽,千山万水秋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的闲适画面,通过几个生动的场景传递出悠然自得的心境。

前两句"蜡屐枝筇穿峤,蓑衣一笛横江"像两个电影镜头:第一幕是诗人脚穿防滑的木屐、手拄竹杖穿越山道,第二幕是披蓑衣的渔夫横坐江面吹笛。这两个画面一动一静,共同构成山野生活的闲趣。

后两句"试向屏风一揽,千山万水秋窗"突然转换视角:诗人把眼前的山水风光当作屏风上的画作来欣赏,透过秋窗,仿佛将千山万水都收入眼底。这种将实景虚拟化的写法,让普通的秋景顿时有了艺术美感。

全诗妙在:
1. 用"蜡屐""蓑衣"等具体物品带出生活气息
2. "穿峤""横江"的动词运用让画面活起来
3. 最后把实景转化为艺术品的想象很新颖
4. 六言诗节奏明快,读起来像轻快的山歌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几个精心选择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就像用手机拍下几个短视频片段,组合起来就成了一首充满意境的山水诗。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