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望南韶诸山

出关青不断,天地日逼窄。
连峰塞东南,显晦错朝夕。
峭摩层穹心,窟压厚坤脉。
壁面劈洪荒,狞色向人射。
羲阳回六辔,照见灵斧迹。
轮囷长鲸鬣,嵌空老龙脊。
血埋霓影红,藓蚀铜花碧。
女皇补天后,狼藉五色石。
哀壑惨光晶,沆漭玄云积。
乳窦溅瀑丝,一泓耿幽白。
中峰石扇开,直下雷声騞。
枯杉皮复苏,卧柏腹全坼。
落日风泠泠,山鬼摄人魄。
下土径绝踪,邈与人境隔。
我行逾千里,丘壑兴转剧。
逝将凌紫崖,逍遥炼金液。
此意恐未然,一身有驱迫。
扁舟转瞬过,回首已夙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险峻奇崛的山水画卷,通过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和情绪变化,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震撼。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山势的压迫感(前16句)
诗人用一系列夸张的比喻和动词,把群山写成有生命的巨兽:"连峰塞东南"像堵住去路的墙壁,"峭摩层穹心"仿佛山峰在摩擦天空,"老龙脊""长鲸鬣"则把山脊比作龙鲸的骨骼。特别生动的是"狞色向人射",让人感觉山石都在凶狠地瞪着自己。这些描写不仅写出山的陡峭,更营造出令人窒息的压迫氛围。

2. 神话般的奇幻色彩(中段)
诗中穿插神话意象:女娲补天的五色石散落山间,瀑布像乳汁飞溅,山洞里泛着幽白的光。最震撼的是"中峰石扇开,直下雷声騞",仿佛山体突然裂开,雷声从中迸发。这些描写让山水带上了超现实的魔力,连枯萎的杉树都像在复活("枯杉皮复苏"),展现出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3. 旅人的心境变化(最后6句)
前文都在写山的可怕,但结尾突然转折:诗人乘着小舟快速经过险境后,回望群山竟觉得恍如隔世("回首已夙昔")。这种从"恐惧"到"超脱"的情绪转变很微妙——虽然曾幻想过修仙("逍遥炼金液"),但最终明白自己仍被现实驱使("一身有驱迫"),道出了人在壮阔自然中既敬畏又向往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像看IMAX电影一样,用"壁面劈洪荒""雷声騞"等动态描写带来视觉听觉冲击
- 把坚硬的山石写出柔软的生命感(如"血埋霓影红"像山在流血)
- 最后四句突然从宏大叙事回归凡人视角,让人产生共鸣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夸张的自然描写,反而更强烈地传递出人在面对不可抗的自然力量时,那种震撼、恐惧与渺小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