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老朋友久别重逢的感慨,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叹息。
开头两句"建业相逢记一樽,飞蓬心迹感重论",说的是当年在建业(南京)一起喝酒的情景,如今重逢,两人都像飘飞的蓬草一样漂泊不定,心中感慨万千。
中间四句用典故和比喻道出沧桑变化。"旧家春燕乌衣巷"用东晋王谢家族住在乌衣巷的典故,暗指曾经的显赫家族如今衰败;"故国秋瓜覆盎门"比喻国家衰亡就像秋天瓜熟蒂落。后两句直接写人:愁得头发都白了,闲来翻史书不禁落泪,生动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最后两句"可堪潦倒风尘际,还见元和一品孙"最动人。意思是说:在这落魄的时候,居然还能见到唐朝元和年间那些显贵家族的后代。既表达了世事无常的感慨,又透露出对往昔荣光的怀念。
全诗用简单的意象和典故,把久别重逢的复杂心情、家国兴衰的感慨,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都表达得深沉动人。就像两个白发老人重逢,一边喝酒一边回忆往事,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叹息。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