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合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六花随表拜东厢,庭下遥呼万岁长。
王会图中陈璧马,汉官仪里湿旗常。
因风乱絮沾螭首,似鹄轻毛落井床。
素发垂冠少颜色,众人休笑老为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在宫廷中拜表时的场景,遇到下雪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首联“六花随表拜东厢,庭下遥呼万岁长”描绘了雪花随着官员们的拜表仪式飘落,庭下的人们在远处高呼万岁。这里的“六花”指的是雪花,因为雪花有六个瓣,象征着纯洁和美好。作者通过雪花的飘落,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颔联“王会图中陈璧马,汉官仪里湿旗常”提到了宫廷中的礼仪和象征物。王会图是一种描绘皇帝与诸侯会面的图画,璧马是古代祭祀用的玉器和马匹。汉官仪则是指汉代的官制礼仪。旗常是旗帜的统称。这一联通过描绘宫廷中的礼仪和象征物,展现了古代宫廷的庄重和威严,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这些传统的尊重和怀念。

颈联“因风乱絮沾螭首,似鹄轻毛落井床”继续描绘雪花的飘落。螭首是古代建筑上的装饰物,形似龙的头。鹄是一种鸟,羽毛轻软。井床是指井边的石台。这一联通过比喻,将雪花比作乱絮和轻毛,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风中飘落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尾联“素发垂冠少颜色,众人休笑老为郎”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老的感慨。素发指的是白发,垂冠是指戴着的官帽。作者感叹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容颜不再年轻,但他并不在意别人的嘲笑,仍然坚守自己的职责。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坚守职责、不畏老迈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元日拜表遇雪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坚守职责的精神。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怀和风骨。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