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授上人曲肱斋

一室安巾钵,颓然了性空。曲肱忘世梦,行脚本家风。

山静人稀到,窗开意不穷。我来频假寐,乐亦在其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清静自在的修行生活,展现了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首联"一室安巾钵,颓然了性空"写僧人简朴的居所,仅放置着僧人的日常用品(巾钵),表现出一种放下执念、看破红尘(性空)的淡然态度。"颓然"不是消极,而是形容一种无拘无束的放松状态。

颔联"曲肱忘世梦,行脚本家风"用两个细节展现修行生活:枕着手臂小憩时忘却尘世烦扰,行走时保持着出家人的风范。这里"曲肱"用孔子"曲肱而枕之"的典故,说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颈联"山静人稀到,窗开意不穷"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意境:山居幽静少人来,但打开窗户就能感受到无尽的禅意。这种"静中有动"的描写手法很巧妙。

尾联"我来频假寐,乐亦在其中"是诗人自己的感受:他常来这里小睡,体会到与僧人同样的快乐。说明这种清修生活不仅适合出家人,也能给世俗之人带来心灵慰藉。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修行生活的真趣。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简单中见真谛"的生活智慧,提醒我们在忙碌生活中也要学会放下、享受片刻宁静。诗中"曲肱""假寐"等生活化描写,让高深的禅意变得亲切可感。

汪澈

(1109—1171)饶州浮梁人,原籍新安,字明远。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教授衡州、沅州。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擢侍御史。以左相汤思退不协人望,与陈俊卿劾罢之。迁御史中丞,出任湖北、京西宣谕使。三十二年,入为参知政事,与宰相陈康伯同赞内禅。孝宗即位,奉命督军荆襄,募闲民汰冗卒以屯田。乾道元年,拜枢密使。先后荐知名士达一百十八人。后历任鄂州安抚使兼知州事、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等职。卒谥庄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