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归宗赠轼老
平生丘壑心,祇园多幽趣。
杖藜过悬崖,投足澄百虑。
涓涓一滴泉,湛湛三危露。
渊源自曹溪,甘腴胜牛乳。
诸峰罗孙宁,一一尊鼻祖。
法筵碧眼人,家世本鄠杜。
紫枢与黄閤,去天才尺五。
不为世网婴,粲可叶心素。
绳床作禅定,大音响韶濩。
应梦先补陀,祝发得玉斧。
我来心眼明,意气谐律吕。
金地雨曼殊,天香绕巾屦。
明当整归鞍,天末蜚鸿度。
杖藜过悬崖,投足澄百虑。
涓涓一滴泉,湛湛三危露。
渊源自曹溪,甘腴胜牛乳。
诸峰罗孙宁,一一尊鼻祖。
法筵碧眼人,家世本鄠杜。
紫枢与黄閤,去天才尺五。
不为世网婴,粲可叶心素。
绳床作禅定,大音响韶濩。
应梦先补陀,祝发得玉斧。
我来心眼明,意气谐律吕。
金地雨曼殊,天香绕巾屦。
明当整归鞍,天末蜚鸿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中的修行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自己内心的向往——他渴望在山林中寻找宁静和幽趣。他拄着拐杖走过悬崖,步履从容,内心的纷扰也随之消散。这里的“杖藜”和“投足”都象征着他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诗人用“涓涓一滴泉”和“湛湛三危露”来比喻清澈的泉水和高山的露水,象征着纯净和灵性。他提到这些水源来自曹溪,味道甘美胜过了牛乳。曹溪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暗示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追求。
诗中还提到了“诸峰罗孙宁”,意思是周围的山峰都像子孙一样围绕着主峰,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而“法筵碧眼人”则指的是佛教的法会和高僧,他们的家世虽然显赫,但并不被世俗的束缚所困,保持着一颗纯净的心。
诗人通过“绳床作禅定”和“大音响韶濩”描绘了自己在简陋的环境中修行的情景,禅定让他内心平静,而大自然的声响则如同美妙的音乐,给他带来了心灵的愉悦。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即将离开这片净土,但他的心境依然明朗,内心的意气与自然的律动和谐一致。他用“金地雨曼殊”和“天香绕巾屐”来形容这片土地的美丽和神圣,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对修行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修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