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日夜宿淦西山绝顶

夜登绝顶几千尺,临晓始知归路遥。
水满大江舟窅窅,尘飞客路马萧萧。
山河势窄如悬网,云汉光低不作桥。
十二年间多少恨,春来不共冻痕消。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深夜登上高山,直到天亮才发现下山的路有多远。整首诗通过描绘登山所见,暗含了诗人多年积压的愁绪。

前两句直接写登山过程:夜里登上几千尺高的山顶(夸张说法),天亮才发现回去的路那么漫长。这里"归路遥"既是实指下山路远,也暗指人生路难。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山顶所见:
- 大江涨水,船只变得很小("窅窅"形容遥远模糊)
- 山下路上尘土飞扬,马儿嘶鸣("萧萧"是马叫声)
- 从高处看,山河像悬空的网一样狭窄
- 银河低垂,却不像传说中能搭成鹊桥

最后两句点明心事:十二年来积攒的遗憾,就像冬天的冻痕,即使春天来了也无法消融。这里的"冻痕"既是实指山顶残雪,也比喻心中无法化解的愁苦。

全诗妙在把登山体验和人生感慨自然融合。站在山顶的孤独感、回望人世的疏离感,都与诗人积压的愁绪产生共鸣。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把无形的愁苦比作有形的"冻痕",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惆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