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

万山高处云结台,崔嵬鼎力真奇哉。
穿岩出洞二十里,宝塔三五涧中起。
巨木枯藤石上生,夜来挂月朝飞雨。
石钟石鼓数声静,野猿时笑烟霞来。
乘风步虚一搔首,白云散尽青天开。
天门玉籁天孙语,织女银河罢机杼。
下界山神知我来,功成羽化蓬莱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充满仙气的云台山,展现了奇幻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诗人超脱尘世的向往。

开篇用"万山高处云结台"勾勒出云台山的高峻,云雾缭绕如同天上的楼台。"穿岩出洞二十里"生动表现了山势的险峻奇特,山涧中三五座宝塔更添神秘色彩。诗人用"巨木枯藤石上生"展现顽强的生命力,而"夜来挂月朝飞雨"则描绘出昼夜交替时山间变幻的美景。

诗中"石钟石鼓"的声响与野猿的笑声相映成趣,营造出空灵幽静的氛围。当诗人"乘风步虚"登高远眺时,云雾散尽、青天显现的场面尤为震撼,仿佛打开了通往仙境的大门。

最后四句将意境推向高潮:天门处传来天孙(织女)的仙乐,山神似乎也在迎接诗人的到来。结尾"功成羽化蓬莱主"表达了诗人渴望脱离凡尘、得道成仙的愿望,将整首诗的仙境氛围推向极致。

全诗通过夸张的想象和生动的意象,把一座普通的山描绘成了人间仙境,既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又抒发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诗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写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云台山的神奇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