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讳普)挽歌 其九

忍听咚咚窆鼓声,笳箫呜咽暮云凝。
勋劳自合同萧相,谥法还须比魏徵。
晓月暗垂丹旐露,夜风轻触繐帷灯。
三川父老知何限,尽逐灵輀泪满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悼念名臣赵普的挽歌,情感真挚深沉,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恰当的典故运用,展现了人们对这位功勋卓著的政治家的哀思。

首联"忍听咚咚窆鼓声,笳箫呜咽暮云凝"用鼓声、笳箫声营造出肃穆悲凉的送葬氛围,"暮云凝"更添沉重感。诗人说"忍听",表达出不忍听闻这哀乐的心情。

颔联用两个历史名人作比:"勋劳自合同萧相"说赵普的功绩堪比汉代名相萧何;"谥法还须比魏徵"说他的谥号应该比照唐代谏臣魏徵。这两句高度评价了赵普既是治国能臣,又是敢于直谏的良臣。

颈联转入景物描写:"晓月暗垂丹旐露"写黎明时月光照着沾露的红色丧幡;"夜风轻触繐帷灯"写夜风吹动灵帐中的长明灯。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刻画,烘托出灵堂的凄凉氛围。

尾联"三川父老知何限,尽逐灵輀泪满膺"说无数百姓追随灵车痛哭,用民众的反应侧面表现赵普深得民心。"泪满膺"(泪水浸湿衣襟)这个细节生动表现了百姓的悲痛之情。

全诗通过声音、景物、典故、民众反应等多角度描写,既赞颂了赵普的历史功绩,又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诗中"咚咚""呜咽"等拟声词,"暗垂""轻触"等细腻描写,都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