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山

吴兴多名山,兹峰特奇秀。
不知自开辟,阴阳几昏昼。
云有未髭僧,冥栖刻莲漏。
香台俨有在,祥室已新搆。
松下伏神龟,竹间走饥鼬。
白鹤不受招,仙踪亮难究。
伊昔屡登临,空翠湿衣袖。
穷搜不知疲,幽讨宁嫌逗。
岩扉与涧户,一一为重叩。
和诗寄山灵,馀生敢多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鹤山的奇秀景色和诗人探访山林的经历,充满了对自然和禅意的向往。

开头四句总写白鹤山的特点:吴兴地区有很多名山,但这座山特别秀丽。诗人感叹这座山不知存在了多少年,经历了多少日夜交替。这里用"阴阳昏昼"既写时间流逝,也暗含山的神秘感。

接下来六句写山中遗迹:传说有位不剃胡须的僧人曾在此隐居,留下了莲花漏(古代计时器)的刻痕。香台(佛寺)庄严依旧,禅房已经新建。松树下趴着神龟,竹林里跑着饥饿的黄鼠狼。最有趣的是白鹤不受召唤,仙人的踪迹难以追寻——这些描写让山充满灵性和神秘色彩。

中间六句写诗人自己的登山经历:他多次来此游玩,山中的绿意把衣袖都沾湿了。他尽情探索不知疲倦,深入幽静处也不嫌停留太久。把岩洞、溪涧的门户都一一叩访——这些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山的热爱。

最后两句是寄语:诗人把自己的诗送给山神,感叹余生不敢奢求更多。这既是对山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具体景物(神龟、饥鼬、白鹤)和动作描写(湿衣袖、叩岩扉),把一座充满灵性的山和一位热爱自然的诗人形象鲜活地展现出来。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不求仙踪、只爱山色的朴实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