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春天忙里偷闲、体验农耕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他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怀。
开头四句写作者趁着春天公务之余,来到春耦斋小憩。他看到农民们还在慢慢耕地("举趾彼尚迟"),而自己却从未亲自下地干活("于耜吾何有"),这里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官员与农民的差异。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思想。作者说虽然自己不下地,但不能没有体恤百姓的心("不可无此意"),要以身作则带领百姓("以身先黔首")。"黔首"是古代对百姓的称呼,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
后四句描写斋内的华丽装饰("华镫悬绮缀,丽景罗菱牖"),但马上转折说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这些享受,而是希望百姓都能过上好年景("康年冀施厚")。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正是古代清官良吏的典型写照。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对比斋内奢华与田间劳作的画面,凸显了作者心系百姓的为官之道。诗中"不可无此意"的自我告诫,至今仍能引发为政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