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太虚上人

菩提无树着灵葩,弟子谁当绍法华。
七宝浮屠藏舍利,五花香供礼袈裟。
住时却悟前生妄,去日应知后果赊。
从此空山人不到,止交莲社忆兰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太虚的高僧,通过描绘他的修行境界和身后影响,表达了对这位得道高僧的敬仰与怀念。

首联"菩提无树着灵葩,弟子谁当绍法华"用禅宗典故"菩提本无树"开篇,说太虚上人就像菩提树上开出的灵异之花,如今他圆寂后,不知哪位弟子能继承他的佛法真传。这里用"灵葩"形容高僧的非凡智慧。

颔联"七宝浮屠藏舍利,五花香供礼袈裟"描写葬礼场景:宝塔中供奉着高僧的舍利,人们用各种香花来祭拜他的袈裟。这两句通过具体物象展现人们对高僧的崇敬。

颈联"住时却悟前生妄,去日应知后果赊"说高僧在世时就已看破前世虚妄,如今圆寂离去,更知道因果轮回的深远。这是赞美高僧的修行境界。

尾联"从此空山人不到,止交莲社忆兰奢"写高僧离去后,他修行的山寺将无人造访,只有当年与他一起修行的莲社(佛教团体)道友们会追忆他。"兰奢"是梵语音译,指高僧的遗物,这里代指对高僧的怀念。

全诗用典自然,既有对高僧修行境界的赞美,也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通过"菩提树""舍利""莲社"等佛教意象,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一位得道高僧的精神境界和影响力。语言虽然典雅,但表达的情感真挚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