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赞礼往南闽监祭

汉家天子重明禋,奉礼传宣肃远臣。
百粤山川通王气,二仪雷雨应阳春。
朱弦玉管风回律,秬鬯包茆夜降神。
此去建溪桃浪暖,中流遥见锦衣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黄赞礼的官员奉命前往福建(南闽)主持祭祀的场景,充满对朝廷使命的庄重感和对南方风物的生动描写。

开头两句点明背景:汉家天子重视祭祀(明禋),黄赞礼作为礼官(奉礼)被派往远方执行任务。"肃远臣"三字既显示使命严肃,又暗含对远方臣民的安抚之意。

中间四句用两组对仗展开画面:先写地理气象——岭南山水(百粤)与王朝气运相通,天地间的雷雨(二仪)应和着春日生机;再写祭祀场景——风中传来礼乐声(朱弦玉管),夜晚用美酒(秬鬯)和祭品(包茆)请神降临。这些描写将自然现象与人文活动巧妙结合,赋予祭祀神圣感。

结尾两句最有意境:想象黄赞礼乘船经过福建建溪时,会看到三月桃花汛(桃浪)的暖流,远远望见他崭新的官服(锦衣)在水中倒映。这个画面既点明行程目的地,又用"桃浪暖""锦衣新"的明快意象冲淡了祭祀的肃穆感,给人春意盎然的期待。

全诗通过"奉礼远行-天地感应-祭祀场景-水路风光"的脉络,把一次公务出行写得既庄重大气又不失生活情趣,展现了明代官员执行国家礼仪时神圣与诗意并存的精神风貌。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