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廷尉孙公山甫闻予阅兵以六绝句见遗此皆公节制之师予乐观厥成耳辄勉奉酬以伸感谢其三

三千组练控雕弧,竦立辕门听若无。
阅罢不须鞭贯耳,此军原属斗于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气势恢宏的阅兵场景,展现了军队的威武雄壮和将领的非凡领导力。

前两句"三千组练控雕弧,竦立辕门听若无":描写三千精锐士兵整齐列队,手持雕花弓箭严阵以待。他们在军营门前肃立时,安静得仿佛不存在一样,凸显出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的军队素质。

后两句"阅罢不须鞭贯耳,此军原属斗于菟":意思是检阅完这支军队后,根本不需要用鞭打耳朵的方式来强调军令(古代军法严苛,常用鞭刑),因为这支军队本来就是像猛虎("于菟"是老虎的古称)一样勇猛善战。这里用老虎比喻军队的战斗力,也暗指统帅孙山甫就像驯服猛虎的能人。

全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先展现军队肃穆的静态阵容,再点明其如虎的战斗力,既赞美了军队的素质,又巧妙恭维了统帅的治军才能。诗中"不须鞭贯耳"的反衬手法尤其精妙,用"不需要惩罚"来反证军队的优秀,比直接夸赞更有说服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