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四皓》讲述了一个历史故事,反映了古代贤士在面对权力诱惑时的抉择和其后果。
诗中的“四皓”指的是汉初四位隐士,他们为了躲避乱世,隐居在商山,靠吃灵芝等山中野果为生。然而,当朝廷用丰厚的赏赐来邀请他们出山时,他们最终离开了隐居的生活,重新回到世俗的权力中心。
诗中提到“母强子弱几危汉”,指的是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刘邦的妻子)掌权,她的儿子汉惠帝软弱无能,导致汉朝的政局动荡不安。四皓出山后,虽然试图辅佐朝政,但他们的选择并未能改变局势,反而让汉朝更加危险。
最后一句“悔杀先生一出低”表达了诗人对四皓的惋惜和批评。诗人认为,四皓本应坚守隐居的生活,但他们为了名利而出山,最终不仅未能挽救汉朝,反而让自己失去了高尚的品格,这是一种“低”的选择。
这首诗的核心在于探讨贤士在面对权力和名利时的选择。诗人通过四皓的故事,警示人们:真正的贤士应当坚守初心,不为外物所动,否则不仅无法实现理想,还可能失去自我。
徐钧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