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沟行(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作)
濛濛北来黑烟起,将台传令敌来矣,神龙分行尾衔尾。
倭来倭来渐趋前,绵绵翼翼一字连,倏忽旋转成浑圆。
我军瞭敌遽飞炮,一弹轰雷百人扫,一弹星流药不爆。
敌军四面来环攻,使船使马旋如风,万弹如锥争凿空。
地炉煮海海波涌,海鸟绝飞伏蛟恐,人声鼓声噤不动。
漫漫昏黑飞劫灰,两军各挟攻船雷,模糊不辨莫敢来。
此船桅折彼釜破,万亿金钱分雨堕,入水化水火化火。
火光激水水能飞,红日西斜无还时,两军各唱绕歌归。
从此华船匿不出,人言船坚不如疾,有器无人终委敌。
倭来倭来渐趋前,绵绵翼翼一字连,倏忽旋转成浑圆。
我军瞭敌遽飞炮,一弹轰雷百人扫,一弹星流药不爆。
敌军四面来环攻,使船使马旋如风,万弹如锥争凿空。
地炉煮海海波涌,海鸟绝飞伏蛟恐,人声鼓声噤不动。
漫漫昏黑飞劫灰,两军各挟攻船雷,模糊不辨莫敢来。
此船桅折彼釜破,万亿金钱分雨堕,入水化水火化火。
火光激水水能飞,红日西斜无还时,两军各唱绕歌归。
从此华船匿不出,人言船坚不如疾,有器无人终委敌。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画面感描绘了甲午海战的惨烈场景,充满了悲壮和反思。
开头用"黑烟起"营造紧张氛围,双方舰队像神龙摆尾般对峙。日军船队灵活变换队形包围清军,而清军虽然开炮还击,但炮弹要么打偏要么哑火,暴露出装备的落后。
诗中用"地炉煮海"这样夸张的比喻,形容炮火把海水都煮沸了,连海鸟蛟龙都吓跑,突出战斗的激烈。双方发射的鱼雷在昏暗的海面上难以辨认,更添混乱。随着战斗持续,清军战舰接连受损,昂贵的装备像下雨般坠海,化作一片火海。
最后点出残酷结局:清军舰队躲着不敢再战。诗人痛心地指出关键问题:光有好装备没用,没有会打仗的人,最终只会把武器白白送给敌人。全诗通过震撼的战斗场面,揭示了清王朝"有器无人"的致命缺陷。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