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宴

仙手调羹巧,香涵玉碗春。
妙来无过熟,鲜极自生新。
座客贪尝饱,归犹乐道津。
嘉肴尽佳果,花宴谢花神。

现代解析

这首《花宴》描绘了一场以花为主题的美食盛宴,充满生活情趣和艺术美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美食的艺术
诗中"仙手调羹"形容厨师手艺如神仙般高超,"玉碗春"用玉碗盛着春天般鲜美的食物。"妙来无过熟"说火候恰到好处,"鲜极自生新"强调食材新鲜到仿佛自带生命力。这四句通过"巧、香、妙、鲜"四个字,把烹饪艺术写得活色生香。

2. 宴会的欢乐
后四句转到宴会现场:宾客们贪吃到撑,回家后还在回味;宴席上既有美味菜肴又有应季花果,最后用"谢花神"点明这是答谢自然的馈赠。一个"贪"字写出食欲之盛,"乐道津"(津津乐道)则表现满足感。

3. 生活的诗意
全诗把普通饭局升华成风雅之事:用"仙手""玉碗"提升格调,将烹饪比作艺术创作,最后归功于花神,体现对自然的感恩。这种将日常饮食与自然之美结合的手法,正是古人"生活艺术化"的典型表现。

最动人的是"鲜极自生新"这句,不仅写食材新鲜,更暗含哲理——极致的新鲜本身就能催生新的美味,暗示着生活中最本真的东西往往最具创造力。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