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带来的不同感受,既展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欢喜,又透露出旅人在雨天赶路的艰辛。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充满生活气息。
首联"已惬农人望,翻增旅客吟"用对比手法开篇:农民因久旱逢甘霖而欣喜,但赶路的旅人却因雨天行路难而愁苦。一个"惬"字写出农民的满足,一个"翻"字道出旅人的无奈。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雨景和行路之难。"云来三辅密,雨过二陵深"写乌云密布、大雨滂沱的景象。"假盖人何吝,冲泥马屡寻"生动刻画旅人冒雨赶路的场景:想借伞却无人肯借,马匹在泥泞中艰难前行。
尾联笔锋一转,由个人遭遇想到天下苍生。"近京沾足否"表达对京城周边旱情的牵挂,"明主在桑林"用商汤祈雨的典故,暗含对当朝君主的期许,希望他能体察民情。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采用"雨中即景"的写法,通过一场雨串联起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对农民、旅人、京城百姓等不同群体的描写,自然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让普通的生活场景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