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禹穴感怀

神禹宏疏凿,流传山海经。披览未为足,时骑李白鲸。

是日轻飙起,翛然天籁鸣。孤峰带江浙,突兀地轴横。

振衣履绝顶,盘踞雄殿亭。群峰百里外,拱护赖众星。

乃信王气钟,根深奕叶生。厥后卧薪者,会稽栖复兴。

此义久懵懵,寂寞羞山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禹穴感怀》通过游览大禹遗迹,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兴衰变迁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写大禹治水的功绩和《山海经》的传说。诗人说大禹疏通江河的功业伟大,他的事迹被记录在《山海经》里。自己读这本书总觉得不够过瘾,于是像李白一样骑着鲸鱼(象征豪迈的想象)去实地探访大禹的遗迹。这里用"骑鲸"的典故,展现诗人追寻历史的浪漫情怀。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描写探访禹穴时的壮观景象。诗人选了个微风轻拂的日子登山,听到自然界的奇妙声响。孤耸的山峰连接江浙两地,像一根巨大的地轴横贯大地。他整理衣冠登上山顶,看到雄伟的殿堂亭台。百里外的群山像众星拱月般护卫着主峰,让人相信这里凝聚着帝王之气,根基深厚才能世代繁荣。这部分通过生动的山水描写,暗喻大禹精神的永恒影响力。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由景生情,联想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诗人感慨后人常常忽略一个道理:当年勾践在会稽山卧薪尝胆,最终复兴越国,这种精神本该被铭记,但现在人们已经淡忘,让这些蕴含历史智慧的山陵显得寂寞冷清。结尾的"羞"字,既写山陵被冷落的寂寞,也暗含对世人遗忘历史教训的批评。

全诗巧妙融合写景、叙事与议论,从登山怀古到思考历史兴衰,最后落点到"不忘历史教训"的主题。诗人用"骑鲸""地轴""众星拱月"等夸张比喻让平凡的登山过程充满奇幻色彩,又通过对比大禹功业和勾践复兴,提醒人们:山川遗迹不仅是风景,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