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篇一首送袁鍊师道钦还住南京朝天宫
吴王铸剑处,榛莽无馀城。福地岂终閟,重开似蓬瀛。
琳宫起璇榜,掩映千花明。肃肃演朝仪,冠裳集群英。
欣欣祝圣釐,香芾下紫清。神仙足官府,王者宜幽贞。
迩来领祠禄,有美兰厓生。昂藏好丰采,潇洒不世情。
薰风送归帆,壮子一日行。颇闻废亭侧,卞庙犹峥嵘。
凄凉六朝事,激烈千古名。巍巍石城外,㶁㶁青溪声。
旧京多散局,何当濯尘缨。相携此吊古,击节歌时平。
现代解析
这首《冶城篇》是送别一位叫袁道钦的道士回南京朝天宫的诗,全诗通过描绘南京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友人归去的祝福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的开头提到"吴王铸剑处",指的是南京冶城,相传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铸剑的地方。如今这里杂草丛生,古城早已不复存在。但诗人认为这块"福地"不会永远沉寂,终会像蓬莱仙岛一样重现辉煌。
接着描写朝天宫的壮丽景象:宫殿金碧辉煌,花木掩映;道士们庄严肃穆地举行仪式,衣冠楚楚的文人雅士聚集于此。香烟缭绕中,仿佛神仙降临人间。这里暗喻袁道士在朝天宫的生活如同神仙般逍遥自在。
诗人称赞袁道士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像兰花一样高洁。在夏风吹拂下,他乘船归去,一日千里。随后笔锋一转,提到废弃的亭台旁,卞和庙依然耸立。这里用卞和献玉的典故,暗喻即使遭遇挫折,真正的价值终会被认可。
最后诗人感慨六朝古都的兴衰往事,赞美那些流传千古的英雄豪杰。他想象着南京城外石头城的巍峨,青溪水流的潺潺,邀请友人将来一起在此吊古伤今,击节高歌太平盛世。
全诗将历史典故、自然景物和送别之情巧妙融合,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又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