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寮

解衣一寮上,物色太窘束。
柏禅费酬对,松官缚爵禄。
此君真有道,虚心自岩谷。
每以阅世人,得之定超俗。
夜夜幽露寒,惊我庭下绿。
独出万物表,清蟾映疏玉。
嘉此烟雾姿,本无霜雪辱。
朔风舞郊野,秀气压群木。
旧根走苔径,新梢出云屋。
要令千亩广,会待春雨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竹子("此君"指竹)在严酷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形象,通过竹子传递出高洁坚韧的人生哲理。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柏树忙于应付世俗(费酬对),松树被功名束缚(缚爵禄),只有竹子保持本真(虚心自岩谷)。这里用拟人化的松柏暗讽追名逐利的社会现象。

中间八句展现竹子的生存智慧:它能在寒夜中保持翠绿(庭下绿),比万物都高洁(独出万物表);月光下竹影如美玉(清蟾映疏玉),天生自带仙气(烟雾姿)却不怕霜雪。特别是"朔风舞郊野"四句,用狂风(朔风)反衬竹子挺拔的气势(秀气压群木),老根扎在苔径,新笋已冲破屋檐,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别看现在只有几株,等到春雨滋润时(会待春雨足),必将蔓延成千亩竹林。这既是写竹子旺盛的繁殖力,更暗喻高尚品格终将影响更多人。

全诗妙在把竹子写活了——它不单是植物,更是超脱世俗的隐士、战胜逆境的勇者。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朔风""霜雪"般的困难,但若能像竹子那样保持初心(虚心)、默默扎根(走苔径),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雨时节"。

吴可

建康人,字思道。原名默。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尝以诗谒苏轼、刘安世,得二人称勉。为蔡绦所用,又出入梁师成之门。累官至团练使。宣和末避战乱辞官,责授武节大夫致仕。有诗名,兼长于词。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以苏轼、黄庭坚为用。有《藏海居士集》、《藏海诗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