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江边小景。

前句"清江入城郭"像用广角镜头拍下的画面:一条清澈的江水缓缓流进城墙环绕的城镇,让人仿佛能看到水波映着城楼的倒影。这里的"入"字用得巧妙,把江水拟人化了,好像它主动要进城做客似的。

后句"小浦生微澜"突然把镜头拉近,聚焦在江边的小水湾。水面泛起细小的波纹,可能是鱼儿跃出,也可能是微风拂过。一个"生"字让波纹活了起来,像是水面自己孕育出这些小涟漪。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画的水墨画,大处有开阔的江景,小处有灵动的细节。诗人用最简单的二十个字,就让我们看到了水的清澈、城的安宁、波纹的俏皮,还能感受到他观察自然时那份闲适的心情。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对平凡景物的细腻捕捉,让读者突然发现:原来日常生活中就藏着这么多诗意。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