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夜歌

日落阑干霜气幽,灯昏钟鸣山寺楼。
书帷窗幔下已久,天风新寒增暮愁。
鸿雁嗷嗷集中洲,沙明月高繁露流。
思君不见城南夜,黄草白云天尽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处时的孤寂与思念,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深深的愁绪。

前四句写夜晚的静谧与寒冷:太阳落山后,栏杆上凝着霜气,灯光昏暗,远处山寺传来钟声。书房的窗帘垂下很久了,夜风带着寒意,更添黄昏时分的忧愁。这里用"霜气""灯昏""钟鸣"等意象,营造出冷清压抑的氛围。

中间两句突然转向开阔的夜景:大雁鸣叫着聚集在河洲,沙洲明亮,月亮高悬,露水不断滴落。这一转既打破了前文的封闭感,又用雁群反衬出人的孤独——连大雁都能团聚,自己却与思念之人相隔天涯。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情感:在这城南的夜晚思念你却见不到,只能想象你所在的地方,那里该是黄草连天、白云飘荡的天边吧。结尾的"天尽头"三个字,把思念拉得无限绵长。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室内幽暗的黄昏,推到室外清冷的月夜,最后定格在想象中的远方。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想念,但通过"霜气""孤雁""黄草"这些带着秋寒的意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惆怅。最妙的是"鸿雁嗷嗷"的叫声与"灯昏钟鸣"形成呼应,仿佛整个夜晚都回荡着思念的声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