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钱南川宪副

鼓瑟湘灵梦巳先,凤嬉亭下识君贤。
礼闱英妙矜三捷,宪府飞腾羡九迁。
丹悃壮游曾许国,黑头未老赋归田。
华堂易箦嗟何速,深负如皋射雉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好友钱南川的挽诗,通过回忆两人交往的点滴和钱南川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遗憾。

首联"鼓瑟湘灵梦巳先,凤嬉亭下识君贤"用湘水女神鼓瑟的典故,暗示钱南川已经离世,同时回忆当初在凤嬉亭下结识这位贤才的情景。"梦巳先"三字透露出逝者已去的伤感。

颔联"礼闱英妙矜三捷,宪府飞腾羡九迁"赞美钱南川的仕途成就。"礼闱"指科举考场,"三捷"说明他多次高中;"宪府"指官署,"九迁"形容他升迁迅速。这两句展现了他才华出众、仕途顺利的一面。

颈联"丹悃壮游曾许国,黑头未老赋归田"形成强烈对比。前句说钱南川曾怀着一片赤诚报效国家,后句却感叹他头发未白就早早归隐。"黑头"指年轻,暗示他本可大有作为却早早离世。

尾联"华堂易箦嗟何速,深负如皋射雉年"直接抒发哀痛。"易箦"指更换床席,是临终的委婉说法,感叹他去世太突然;"射雉年"典出《左传》,比喻正当壮年有为之时,却未能实现抱负就离世了。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从相识相知到仕途成就,再到英年早逝,层层递进地表达了惋惜之情。诗中用典自然,既有对逝者才华的赞美,又有对命运无常的慨叹,感情真挚动人。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