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旅行的生动画面,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月落山正昏,群乌乱鸣起"勾勒出夜幕降临时的景象:月亮西沉,山色渐暗,成群的乌鸦突然惊起,发出杂乱的鸣叫声。这里用"乱鸣"二字,既写出了乌鸦的躁动不安,也暗示了夜色的不平静。
后两句"客子中夜行,相呼渡烟水"将镜头转向行人:一位旅人半夜赶路,在朦胧的月色下呼喊着要渡过雾气笼罩的水面。"相呼"二字用得巧妙,可能是旅人在呼唤同伴,也可能是与船夫隔空对话,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黑夜中回荡的人声。
全诗短短20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视听元素:视觉上有月落、山昏、烟水;听觉上有乌啼、人声。诗人通过选取这些典型意象,成功营造出一个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夜行场景,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旅人夜行的孤寂与艰辛。诗中没有任何直接抒情,但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自然流露出一种漂泊在外的苍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