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黄鸟鸣高树,春声满凤城。
怜予长作客,闻此倍含情。
何处步芳草,出门逢友生。
东风随杖屦,迢递晚山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游子思乡的细腻情感,语言清新自然,读来像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前两句用黄鹂在树上欢唱的画面,一下子把读者带进充满生机的春天。"凤城"可以理解为繁华的都市,鸟鸣声传遍全城,说明春意已十分浓郁。这里用声音来表现春天,比直接写花草更灵动。

中间四句道出游子的心事。诗人说自己长期漂泊在外,听到这春声更触动乡愁。"芳草"象征美好事物,"友生"指朋友,这两句写他出门寻找慰藉:想去踏青却不知往哪走,出门偏巧遇见老友。这种偶然相遇的惊喜,正好缓解了他的孤独。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春风追随着诗人的脚步,远处晴空下的山峦连绵起伏。"迢递"形容山路悠长,配合"晚山晴"的明朗色调,暗示诗人的心情也随着这美好的春日景象变得开朗起来。东风像是懂得人心,一路相伴,给全诗留下温暖明亮的结尾。

全诗妙在把无形的春风写得有情有义,用鸟鸣、芳草、晴山这些具体意象,把游子复杂的心情写得真切可感。看似在写春天景物,实则句句都在写人,展现了中国古诗"借景抒情"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