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州东下两山高崖瀑布以百十数

东崖瀑布如玉龙,西崖瀑布如白虹。
千寻之势不可杀,交飞乱落清泠中。
小声万骑驱元戎,大声五夜鞭雷公。
初疑武丁举斧开崆峒,石髓流出青山空。
又疑海若上借愁天工,鬼窟遂与银河通。
北舟直下桐川东,一江春水摇春风。
推篷左右忽见此,顿清百岁尘埃胸。
迹愧庄生为世笼,才非李白忧诗穷。
一杯酹水一自酌,安得凌虚浩然与尔争豪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严州东下两山间壮观的瀑布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之力的磅礴与诗人内心的豪情。

开头四句直接勾勒出两处瀑布的不同形态:东崖瀑布像一条白玉般的飞龙,西崖瀑布则如一道绚丽的彩虹。它们从千丈高处奔涌而下,水花交织飞溅,落入清澈的水潭中。这里用"玉龙"和"白虹"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美感。

接下来六句用声音和神话传说来渲染瀑布的气势。小声如同万马奔腾追赶敌军,大声仿佛天神在深夜鞭打雷公。诗人产生两个奇妙的联想:一是传说中武丁劈开崆峒山,让石髓(这里指瀑布)从青山中奔流而出;二是想象海神向天公借愁,让地下的鬼窟与天上的银河相连。这些想象既夸张又合理,把瀑布的来历说得神乎其神。

随后四句写诗人的行舟体验。船顺流而下经过桐川,春江水暖,和风荡漾。当推开船篷忽见这般奇景,顿时觉得百年尘俗都被洗净。这里"顿清百岁尘埃胸"一句,生动表现了自然美景对心灵的净化作用。

最后六句转入抒情。诗人自谦比不上庄子那样超脱,也没有李白那样的诗才,但面对这壮丽景象,还是忍不住以水代酒自饮自酌,渴望能凌空而起,与瀑布一争豪迈气概。结尾的"争豪雄"三字,把诗人被自然激发的豪情推向了高潮。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视觉、听觉和想象完美结合,用一连串夸张比喻把瀑布写得气吞山河。更难得的是,诗人不仅写景,还通过景物抒发胸臆,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大自然面前既敬畏又向往的复杂心情。这种由外而内、由景及情的写法,让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