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卓次厚南归

多才能自爱,失意问谁堪。
不作愤时语,转深吾辈惭。
柳条攀欲尽,梅信到应探。
乡思因君触,心随候雁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卓次厚要回南方老家,作者既欣赏他的才华,又心疼他不得志的处境,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前两句夸朋友有才华但懂得自爱,虽然人生不如意但依然保持风度。三四句说朋友不像一般人那样抱怨时运不济,这种沉稳反而让作者觉得自己不如他。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朋友的可贵品质。

五六句用柳条和梅花这两个典型意象:柳条被折尽暗示离别的不舍,梅花开放则带来希望,说明虽然不舍但也祝福朋友回乡有好前景。最后两句直接抒情,说朋友的归乡触动了自己的乡愁,心已经跟着大雁飞向南方了。

全诗情感真挚,从赞赏朋友到自省,再到借景抒情,最后直抒胸臆,层层递进。用折柳、梅花、大雁这些常见意象,把离别之情和思乡之意表达得既含蓄又动人,展现了传统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