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双华郡丞郡斋言怀见贻之作二首 其一

为郡多诗兴,高人继谢公。
民和官府简,花落讼庭空。
暮阁侵檐雨,閒床掩帙风。
此时鸣鹤意,自与在阴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郡守的日常生活和心境。诗的开头提到,这位郡守因为管理的地方事务不多,所以有很多时间写诗,他自比为古代著名诗人谢公,显示出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自信。接着,诗人描述了郡中百姓和睦,官府事务不繁重,甚至连打官司的人都很少,衙门前的花落了一地,显得格外安静。这些景象都反映出郡守治理有方,社会和谐。

后面几句诗则转向了郡守的私生活。傍晚时分,雨滴从屋檐上滴落,郡守躺在床上,风吹动着书页,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宁静悠闲的画面。最后,诗人提到郡守此时的心情就像鹤鸣一样,自然而然地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郡守的公务和私生活,展现了一种和谐、宁静、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了郡守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