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南显道冷香亭

溪桥小雪晴,水村霜月冷。暗香林薄间,得偶璀璨影。

殷勤南夫子,移植在人境。芝兰馥氤氲,珠壁照光炯。

小屋茅草盖,幻此萧洒景。看花爇松明,醒醉漱苔井。

文章聊嬉戏,辞气颇驰骋。州县不著脚,时人笑清鲠。

我官西州掾,簿领不知省。频遭官长骂,势屈石在顶。

门庭可张罗,陋巷车辙静。山歌听嘲哳,舞伎或瘤瘿。

引睡阅文史,朝日无从永。梦到五柳庄,身居六盘岭。

朅来南山下,旅思凄以耿。金罍照衰朽,玩味得俄顷。

傍人怪迂疏,佳处当自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幽静的乡村景致,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中的生活感悟和内心世界。

开头四句写景:雪后初晴的小溪桥边,霜月映照下的水村显得格外寒冷。树林间隐约飘来梅花的幽香,偶然瞥见璀璨的光影。这里用"冷香"营造出一种清冽而美好的氛围。

中间部分写人:南显道先生(南夫子)将芝兰移植到人间,让高雅之物也能在俗世生长。他的茅草小屋与周围萧洒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看花时点燃松明,饮酒后在苔井边漱口,生活简朴却充满诗意。他的文章看似随意,实则才华横溢,因不愿迎合世俗而被人嘲笑清高。

接着诗人自述处境:作为小官吏常被上司责骂,生活清贫到门前可以张网捕鸟(形容无人来访)。听着粗俗的山歌,看着不完美的舞伎,只能靠读书打发时间。

最后抒发感慨:梦中向往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现实中却身处官场。来到南山下,借酒消愁片刻。旁人觉得他迂腐,但其中的美好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全诗通过对比自然美景与官场窘境,表达了诗人对清高品格的坚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又饱含深沉的人生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典型的精神追求。

冯子翼

冯子翼(生卒年不详,约1170年前后在世),字士美,定州中山(今内蒙古宁城西)人。金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进士。以同知临海军节度使事致仕。性刚果,与物多忤,因此仕宦不进。有诗、词传于世,元好问云:“士美诗有笔力”。《中州集》卷二录其诗七首,《中州乐府》录其词一首。生平见《中州集》卷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