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鲁番贡狮
羌饭官驿,斯物不的。
官马当灾,腾于马脊。
俛啮以牙,嗜马肉炙。
四蹄裂马,如人裂帛。
兽威孔武,观者色沮。
媚此羌胡,若媚其母。
余呀以咨,羌曰余乳。
当其出穴,若婴离褓。
不见牝狮,惟见我哺。
斯言不欺,梁鸯养虎。
官马当灾,腾于马脊。
俛啮以牙,嗜马肉炙。
四蹄裂马,如人裂帛。
兽威孔武,观者色沮。
媚此羌胡,若媚其母。
余呀以咨,羌曰余乳。
当其出穴,若婴离褓。
不见牝狮,惟见我哺。
斯言不欺,梁鸯养虎。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画面讲述了一个西域小国向中原进贡狮子的故事,通过狮子凶猛和驯养的反差,暗含讽刺。全诗可分三部分理解:
第一部分:猛兽发威(前八句)
开头像纪录片镜头:西域驿站里,一头狮子突然发狂。它跳上马背撕咬,牙齿像刀切烤肉,爪子撕马匹像人扯布匹,围观者吓得脸色发白。这里用"裂帛"这种生活化比喻,让血腥场景更具冲击力。
第二部分:驯养反差(中间六句)
笔锋一转,当地人却像哄孩子般讨好狮子。诗人好奇询问,对方说这猛兽是自己喂大的。最妙的是"若婴离褓"的比喻——狮子出山洞时像人类婴儿离开襁褓,暗讽凶兽被驯化成宠物。
最后两句点睛
"梁鸯养虎"的典故(古代驯兽师)揭示主旨:再凶猛的野兽,被人圈养后都会失去野性。诗人表面写狮子,实则讽刺某些外族使臣——他们本如猛兽,却因贪图赏赐而摇尾讨好,就像被驯化的狮子。
全诗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像看惊险动作片
2. 用喂奶、婴儿等温柔意象反衬猛兽,形成戏剧性反差
3. 最后用典故轻轻一点,让读者自己领会对"丧失血性的讨好者"的讽刺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