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岩寺

一入招提境,登临思已牵。
地将金作界,山以玉为泉。
僧定鱼皆出,江空月自悬。
虚岩尊者像,幻迹至今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下岩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禅意氛围,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佛门圣地。

首联"一入招提境,登临思已牵"写刚进入寺庙范围,登高望远时思绪就被深深吸引。"招提"是寺庙的别称,用这个词显得古朴雅致。

颔联"地将金作界,山以玉为泉"用夸张手法描写寺庙环境:大地仿佛用黄金铺就边界,山间的泉水像玉石般晶莹。这两个比喻既写实又写意,既表现寺庙的庄严华美,又暗含佛家"净土"的意象。

颈联"僧定鱼皆出,江空月自悬"转入动态描写:僧人入定时连鱼儿都浮出水面,江面空阔只有明月高悬。这两句巧妙地将禅定境界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鱼出"暗示万物的和谐,"月悬"烘托出空灵寂静的禅意。

尾联"虚岩尊者像,幻迹至今传"点出寺庙最著名的景观:岩洞中的尊者塑像。用"虚岩"形容岩洞的空灵,"幻迹"既指塑像栩栩如生,又暗含佛法无边的深意。

全诗以空间为序,从入寺、观景到参禅,层层递进。诗人用黄金、玉石、游鱼、明月等意象,将佛寺的庄严与自然的灵动完美结合,最后落在"幻迹"二字上,既是对塑像的赞叹,也是对佛法无边的感悟。诗中"僧定"与"江空"的对应,"鱼出"与"月悬"的映衬,都体现出诗人对禅意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