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立之太常先生再赴南京 其一

南国旧衣冠,重游兴未阑。
文章周柱史,礼乐汉祠官。
台阁抡材久,郊亭话别难。
直应行色好,梅柳遍江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叫李立之的官员去南京赴任时写的。全诗通过几个生活化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欣赏和不舍。

前两句说李立之是南方人(南国旧衣冠),这次重游南京兴致很高(兴未阑)。这里用"衣冠"代指文人身份,暗示李立之是个有修养的官员。

中间四句用具体事例夸赞李立之的才能:他的文章像周朝的史官一样出色(周柱史),精通汉朝的礼仪音乐(汉祠官),在朝廷选拔人才的工作中表现优异(台阁抡材久)。这些比喻都在说李立之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官。

最后两句写送别场景:在郊外长亭依依惜别(郊亭话别难),但想到沿途有梅花杨柳装点江岸(梅柳遍江干),又觉得这趟旅程会很愉快。这里用春日美景冲淡了离愁,显得豁达乐观。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友人的才能,又表达了惜别之情,最后以美景作结,读来温暖动人。通过具体事例和生动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两位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