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读书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无奈。
前两句"儒冠误身世,偃蹇二十年"是说:我这一生都被读书人的身份耽误了,二十年来过得都很艰难。这里的"儒冠"代指读书人的身份。
接下来"岂不怀明主,富贵乃在天"意思是:我难道不想遇到贤明的君主吗?但富贵这种事终究要看天意。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平生学忠孝,自致无由前"是说:我这辈子都在学习忠孝之道,但想要实现抱负却找不到门路。这里的"忠孝"代表儒家推崇的道德准则。
最后两句"青灯照夜长,感激徒自怜"描绘了一个画面:在漫长的黑夜里,只有一盏油灯陪伴,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却只能自我怜悯。"青灯"是古代读书人挑灯夜读的常见意象。
整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一个传统读书人的典型困境: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坚守道德却得不到重用。诗人通过夜读的场景,把这种孤独、无奈但又保持操守的心境生动地展现出来。这种怀才不遇的感慨,很容易引起历代读书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