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满天梅雨是苏州送梅沜自京师归里

浓阴风雨湿模糊,五月抽帆返旧吴。
驿路三千行已到,画桥四百望如无。
凉生白纻虎丘寺,响入绿蓑莺脰湖。
此景较量燕地少,不妨贺铸老菰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苏州梅雨时节的独特风光,以及游子归乡的悠然心境。

前两句用"浓阴风雨湿模糊"生动刻画了梅雨季节特有的朦胧感,雨水让整个苏州像被水墨晕染开一般。诗人乘船回到故乡苏州,用"抽帆"这个动作感很强的词,让人仿佛看到船帆在雨中缓缓收起的画面。

中间四句像一组移动的风景画:先是用"驿路三千"夸张手法表现归途漫长,但转眼已到故乡;"画桥四百"写苏州水乡特色,雨中桥影若隐若现。接着镜头转到虎丘寺的白纻衣衫(夏布衣服)透着凉意,莺脰湖上渔夫的绿蓑衣伴着雨声,用衣物细节巧妙带出梅雨时节的体感温度和声音。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突显苏州之美:北方的燕地(北京一带)哪有这样动人的雨景?用宋代词人贺铸的典故,表达甘愿像他一样隐居水乡的心愿。全诗就像用雨水调墨画就的江南长卷,把归乡的惬意和雨景的清新完美融合。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