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前后寒冬时节的景象,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小除时节大寒天,长腊分明及岁前"说的是:在小年这个辞旧迎新的时节,正赶上一年中最冷的大寒节气。人们从腊月开始的长久准备,现在已临近新年。这里用"长腊"二字,暗示了人们为过年忙碌多时的状态。
后两句"七里山城三日雾,安排花雪待丰年"最有画面感:山城被浓雾笼罩多日,仿佛是大自然在酝酿一场瑞雪。诗人把雾比作"安排花雪"的前奏,用拟人手法写出冬雾在为丰年做准备。"花雪"这个比喻既写出雪花的美丽形态,又暗含"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寓意。
全诗妙在将寒冷枯燥的冬日景象写得充满期待感。山城浓雾本可能让人烦闷,但诗人却从中看到希望——这是在为来年的丰收做铺垫。这种在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眼光,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