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牧园潘先生晤阒堂和尚韵

柴门寥寂甚,徙倚望遥天。
却喜香山老,论诗妙入禅。
席移花外月,帘动柳梢烟。
幸有牛头月,光华得洞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淡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谈诗论禅的闲适心境。

前两句"柴门寥寂甚,徙倚望遥天"写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他倚着门望着远方天空。这里用"柴门"暗示简朴的生活环境,"寥寂"则透露出些许孤独感。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部分。"却喜香山老,论诗妙入禅"写诗人与友人(可能是位年长的隐士)讨论诗歌,发现诗歌与禅理相通的美妙。"席移花外月,帘动柳梢烟"是绝妙的对仗句,描写月光从花间移到席上,轻烟在柳梢飘动,帘子随之轻摇的画面,充满诗情画意。

最后两句"幸有牛头月,光华得洞然"写幸好有明月("牛头月"可能指特定形状的山月)照亮,让一切清晰可见。这里的月光既是实景,也暗喻禅理的澄明。

全诗通过简朴的柴门、移动的月光、飘动的烟柳等意象,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意境。诗人将诗歌创作与参禅悟道联系起来,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的精神境界。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俗的闲适与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