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治内礼贤堂落成桐冈君张宴于此以招郡之耆旧予固非其人幸奉杖屦兹九月八日吾辈亦就此供具少展谢私诗曰跻彼公堂称彼兕觥此之谓也乃即席赋诗四章 其三

吾侪每一见,辄颂使君贤。
治出龚黄右,情将竹素偏。
讼庭乘暇日,开阁礼高年。
异代今朝饮,长为故事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官员举办的敬老宴会,语言朴实却充满温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宴会背景:这是地方官员(使君)新建了一座"礼贤堂"后举办的敬老宴。诗人谦虚地说自己本不够资格参加,但很荣幸拄着拐杖来了。九月八日这天,大家带着简单酒食相聚,就像《诗经》里描写的那种宾主尽欢的场景。

2. 官员形象: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位亲民的好官形象:
- "每一见,辄颂使君贤":百姓每次见到他都要称赞
- "治出龚黄右":政绩比汉代名臣龚遂、黄霸更好(用典)
- "情将竹素偏":待人像竹简素绢般真诚(比喻)
- "讼庭乘暇日":专门抽空在衙门开庭的日子举办宴会

3. 宴会意义:后四句升华了这场聚会的价值:
- "开阁礼高年":打开楼阁礼敬长者
- "异代今朝饮":不同时代的人共饮(暗示跨越年龄的交流)
- "长为故事传":这场宴会将成为流传后世的佳话

全诗妙在:
1. 用"竹素""兕觥"等简单比喻替代华丽辞藻
2. 通过"拄拐杖参加""带简单酒食"等细节展现朴实民风
3. 最后两句把普通宴会升华为历史记忆,余韵悠长

就像我们现在用手机拍下社区敬老活动的照片,诗人用文字记录了这场穿越千年的温暖聚会,让今天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尊老爱贤的真挚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