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一日闻蝉
庭柳阴阴绿丝重,柳下风莎翠波送。
肯将游览遣几馀,案头卷帙资洛诵。
何来嘒嘒一声蝉,高枝流响韵悠然。
幽情断续如重诉,坐令叹息惊流年。
我闻光阴等逝水,又闻天地齐一指。
枯枝馀蜕可怜生,新故迁流揔如此。
肯将游览遣几馀,案头卷帙资洛诵。
何来嘒嘒一声蝉,高枝流响韵悠然。
幽情断续如重诉,坐令叹息惊流年。
我闻光阴等逝水,又闻天地齐一指。
枯枝馀蜕可怜生,新故迁流揔如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夏午后,诗人在庭院中听到蝉鸣引发的时光感悟。全诗可以分成三个自然段落来理解:
第一段(前四句)是夏日庭院的宁静画面:柳树投下浓密的绿荫,微风吹动柳叶像翠绿的波浪。诗人放下书本走出书房,想用游览消遣闲暇时光。这里用"绿丝重""翠波送"等叠词,让人仿佛看见层层叠叠的柳叶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第二段(中间四句)突然出现蝉鸣声:高枝上传来清脆蝉鸣,悠长的鸣叫声时断时续,像在诉说心事。这声音让坐着休息的诗人突然惊醒,意识到时光飞逝。这里"嘒嘒"是模仿蝉鸣的象声词,把无形的蝉鸣写得如在耳边。
第三段(最后四句)是诗人的哲学思考:光阴像流水般消逝,天地万物终将归于虚无。看着树上蝉蜕的空壳,诗人悟出新旧交替是自然规律。这里用"枯枝馀蜕"这个具体意象,把抽象的时光流逝变得可见可感。
全诗妙处在于:从日常小景(柳荫、蝉鸣)触发深刻的人生感悟,把夏天的蝉鸣写成时光的警钟。语言清新自然,像"绿丝重""翠波送"等描写既有画面感又通俗易懂。最后用蝉蜕的空壳作比喻,让"时光易逝"这个老主题有了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