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陆起潜皆山楼

醉翁朝暮四时景,谁遣描摹入此图。
唤作皆山真个是,携来到处与之俱。
也曾佳客相陪否,亦有清泉可酿无。
更喜一般僧侣旧,高楼百尺俯尘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皆山楼"的高楼,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亲切的问答,展现了楼中美景和主人的生活情趣。

前四句写楼中美景:就像醉翁亭能看到四季晨昏的景色一样,不知是谁把这些山水美景都画进了楼中。把这楼叫作"皆山"真是名副其实,因为无论走到哪里,四周都是山景相伴。诗人用"醉翁"典故点出景色之美,用"描摹入此图"形容楼中景致如画。

后四句转为生活化的问答:这里可有佳客相伴?可有清泉酿酒?最让人高兴的是,还有熟悉的僧侣朋友,可以一起在这百尺高楼上俯瞰尘世。通过这三个日常问题,展现了主人既有文人雅士的交游,又有自酿美酒的闲情,还能与方外之人谈禅论道。

全诗语言平实如话,就像在和朋友聊天。通过"真个是""也曾""亦可""更喜"这些口语化表达,让读者感受到这座楼既是观景胜地,又是充满生活气息的雅居。最后"高楼百尺俯尘区"一句,既写实景,又暗含超脱尘世之意,给全诗增添了一份禅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