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坡山

映竹清溪绕屋回,衡门溪上午方开。
寒鸦不断投林语,巷犬时闻吠影来。
幽夕有期还听雨,衰龄无数付观梅。
祇应惯觅玄谈处,东坝桥东独笑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山居生活图景,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动静结合的居住环境
前四句像一组镜头:清澈的溪水绕着竹林流过房屋,简陋的柴门直到中午才打开。寒鸦不停地飞入林中鸣叫,巷子里的狗偶尔对着人影吠叫。这里有溪水、竹林的自然之美,也有柴门、犬吠的生活气息,乌鸦的"动"与柴门的"静"形成有趣对比。

2. 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后四句透露主人的生活哲学:在幽静的傍晚期待听雨声,把衰老的岁月都用来赏梅。只爱去能谈玄论道的地方,常常独自在东坝桥边的笑台怡然自得。这种"听雨观梅"的雅趣,展现了超脱年龄的闲适心境。

3. 含蓄的人生智慧
诗人用"衰龄无数"说岁月流逝,用"惯觅玄谈"表现精神追求,特别是"独笑台"这个意象很有深意——不是大笑而是会心一笑,体现了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豁达。

4. 平实语言中的诗意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像"溪上午方开"、"犬吠影来"这样白描的句子,反而让山居生活显得真实可感。最后"独笑台"的留白,给读者想象空间,余味悠长。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最平常的山居场景,传递出"慢生活"的乐趣和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就像一幅水墨画,越是细品越有味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