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鸣治擢南京祭酒

十载台南有卧龙,重来史局又相从。
高名早巳扬延阁,宿望尤宜置辟雍。
六馆旧传唐学制,五经今作汉儒宗。
镐京自昔人才盛,试看南金总在镕。

现代解析

这首《送鸣治擢南京祭酒》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鸣治升任南京祭酒的祝贺和期望。诗中的“十载台南有卧龙”指的是鸣治在台南地区有着非凡的才华和影响力,就像传说中的卧龙一样。而“重来史局又相从”则表达了作者与鸣治再次在历史的长河中相遇,共同为国家效力。

“高名早巳扬延阁,宿望尤宜置辟雍”这两句赞美了鸣治的声名远扬,他的才华和品德非常适合担任南京祭酒这一重要职务。辟雍是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这里用来比喻南京祭酒的职位,意味着鸣治将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六馆旧传唐学制,五经今作汉儒宗”这两句提到了古代的学术传统,六馆指的是唐代的六种学术机构,五经则是儒家经典。这里作者希望鸣治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些学术传统,成为当代儒学的代表人物。

最后两句“镐京自昔人才盛,试看南金总在镕”表达了作者对南京的赞美,镐京是古代的一个繁华都市,这里用来比喻南京。作者相信,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而鸣治就像一块金子,将在南京这个熔炉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鸣治才华的赞美和对南京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历史典故,既展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也使得送别的情感更加深沉和真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