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社中访林翁于高宫山
林翁隐居一茅屋,绕屋青山皆骨肉。
故人在昔识翁颜,携我乘春看修竹。
竹篱蓬户春阴阴,苔径松关锁猿鹿。
邻翁为予前致辞,此翁溪山往来熟。
有时閒投溪上竿,有时閒出陇头牧。
鸟啼日暮翁未归,相对群峰翠如簇。
故人在昔识翁颜,携我乘春看修竹。
竹篱蓬户春阴阴,苔径松关锁猿鹿。
邻翁为予前致辞,此翁溪山往来熟。
有时閒投溪上竿,有时閒出陇头牧。
鸟啼日暮翁未归,相对群峰翠如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拜访隐士的田园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诗中的主角"林翁"是个住在山间茅屋的隐士,他与青山为伴,仿佛青山就是他的亲人("绕屋青山皆骨肉")。朋友带着诗人去拜访这位隐士,他们穿过竹林,看到竹篱笆和茅草屋,路上长满青苔,松树掩映,还能听到猿鹿的叫声,整个环境幽静而充满野趣。
通过邻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林翁的日常生活:他熟悉这里的山水,有时在溪边钓鱼,有时在山坡放牧。诗的最后用"鸟啼日暮翁未归"的画面,配上远处青翠的山峰,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隐士的闲适生活
2. 通过邻居的转述让隐士形象更生动
3. 自然景物的描写富有画面感
4. 整体氛围宁静淡泊,让人感受到隐居生活的美好
诗人没有刻意说教,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让读者自己体会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