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险峻奇特的山岭,通过登山者的真实感受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人类的渺小。
前两句用"剑戟攒"形容山峰像兵器般密集陡峭,"丹梯百折"说山路像红色梯子般曲折盘旋,突出山势险要。三四句写登山时的具体困难:站在山上分不清东西方向,抬头看路又担心上下艰难,生动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迷茫与无力。
五六句用对比手法:当地人都走得腿软,外地壮汉也心里发慌,强调这座山险得让所有人都害怕。最后两句是诗人幽默的感慨:山遇到我这样的游客算它走运,因为我想在石头上刻名字留念(暗指自己可能是少数敢登顶的人)。
全诗妙在把一次艰苦的登山经历写得趣味横生,既有"腿软心寒"的真实体验,又有"山遇我幸"的潇洒调侃,让人看到古人面对自然时既敬畏又顽皮的生动态度。那些夸张的比喻(如剑戟、丹梯)和反差描写(土著客游都怕),让险峻山景变得可感可知。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