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精舍为魏仲远赋 (松雪翁书扁)

福源精舍年何有,学士亲书湖上坟。
卜地依稀封马鬣,种松次第变龙纹。
魏公笏在多遗泽,忧盖山高尽白云。
前代名人留制作,子孙从此蔼清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福源精舍"的书院,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它的历史底蕴和精神传承。

开头用"年何有"三个字,就让人感受到这座书院年代久远。第二句提到有位大学士亲自为湖边的坟墓题字,说明这里与文人雅士有着深厚渊源。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书院的景致:选址讲究就像古代贵族选择墓地一样慎重,种植的松树年轮渐渐变得像龙纹般华丽。这里提到的"魏公笏"(官员上朝用的手板)暗示书院主人曾是显贵,而"忧盖山高"则用高山白云的意象,表现书院清高脱俗的气质。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前代名人在这里留下的文化成果,将使后世子孙永远沐浴在书香雅韵之中。全诗通过书院这一载体,歌颂了文化传承的永恒价值,用松树、白云等自然意象,烘托出书院清雅高洁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