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口增筑蓄清敌黄二坝上水甚难闸河无此险也

古来传禹绩,平土奏安澜。
自设东西堰,如分上下滩。
遏防令高易,扼吭欲喷难。
寄语河堤使,神功勿妄干。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在吐槽古代治水工程的难题,顺便给治河官员提个醒。

前四句说的是历史背景:大禹治水的功劳世代流传,把土地整平了洪水就安分了。但自从修了东西两道堤坝(类似现代的水库),河道就被分成上下两段,反而制造了新麻烦。

中间两句是核心吐槽:把堤坝修太高虽然能挡水("遏防令高易"),但就像掐住人的喉咙不让打喷嚏("扼吭欲喷难"),洪水被强行堵住反而更危险——这里用"打喷嚏"比喻洪水爆发,特别生动。

最后两句是温馨提示:作者劝管河堤的官员("河堤使"),大禹的神功别乱模仿,暗示治水要顺应自然规律。就像现在说的"别乱搞面子工程"。

全诗妙在把专业治水问题写得像日常对话,用"掐喉咙""打喷嚏"这种生活比喻讲大道理,既批评了盲目治水,又提醒官员要科学施策。今天看来,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依然很超前。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