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展现内心追求。
前两句"举手攀南斗,移身倚北辰"用极度夸张的动作描写:伸手就能抓住南天的北斗星,侧身就能靠在北极星上。这不是真的在写天文现象,而是用这种不可能的动作,比喻诗人追求的精神高度——他想触摸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后两句"出头天外看,须是个般人"更进一层:当他把头探出天外回望时,必须是具备特殊境界的人才能做到。这里的"天外"不是指外太空,而是指超越世俗的眼界。诗人暗示只有真正超脱的人,才能获得这种俯瞰人间的视角。
全诗最妙的是用"举手""移身""出头"这些日常动作,搭配"南斗""北辰""天外"这些宏大意象,形成强烈反差。就像普通人做广播体操的动作,却被赋予了宇宙级的意义,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真正的修行不在远方,而在于用超凡心态对待平凡生活。
释师一
释师一(一一○七~一一七六),号水庵,俗姓马,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十六落发,首参雪峰慧照禅师,又谒东禅月用庵果,晚依佛智于西禅,尽得其道。出住慈云。继迁数刹。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始届临安府净慈寺。淳熙三年卒于嘉禾光孝寺,年七十。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禅师法嗣。有《水庵一禅师语》一卷,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