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贝州城未被攻破时写给朋友王子直司徒的一封信,表达了对困境中坚守的感慨和对英雄气节的呼唤。
前两句描写贝州城孤立无援、处境危险("孤城死地"),但守城军民依然顽强抵抗("尚睢盱")。智者和勇士都已竭尽全力("智勇俱当竭蹶趋"),暗示形势十分艰难。
三四句用对比手法:贫穷低贱是可耻的(暗指苟且偷生),真正的豪杰此时就应该挺身而出("壮之良者盍行乎")。这里既有对懦弱者的批评,也有对英雄的期待。
五六句用历史典故:料想没有豪杰会像吴王刘濞那样造反("同吴反"),暗指叛乱不得人心;相信汉室(比喻朝廷)有神灵相助,叛乱终将被平定。表达了对正义必胜的信心。
最后两句借典故抒发感慨:奇怪的是像瑕叔这样的先登勇士太少("先登少瑕叔"),人们却过分爱惜像蝥弧(一种毒虫,比喻小人)这样的奸佞之徒。这是对当时社会重小人轻英雄现象的有力批判。
全诗通过危城守御的场景,歌颂了忠勇之士,鞭挞了怯懦小人,充满激昂的正义感和深沉的忧患意识。语言直白有力,用典自然贴切,展现了作者在危难时刻的坚定立场和磊落胸怀。